提早20年退休!他靠基本分析選股 挑中這檔股票大賺3000萬

提早20年退休!他靠基本分析選股 挑中這檔股票大賺3000萬

高中時,父母把他當成股票的抽籤戶,經歷台股最輝煌的時期,曾經聽父母提及:「投資股票一天就賺到一台BMW」讓吳家揚當時好奇,什麼是「股票」。

在好奇心、耳濡目染之下,吳家揚開始積極研究股票,不僅大學靠著投資股票,每個月為自己賺3000元至5000元左右的生活費,出社會進到科技業工作,更進一步靠著研究產業、財報分析,選到一檔讓他致富的股票。

 

大學四年靠股市投資

賺逾10萬元生活費

 

現年50歲的吳家揚回憶,「民國75年,當時我讀高中,台灣經濟已經開始發達,很多人變得有錢,買股票成為全民運動,很多人甚至辭掉工作去買股票,我的父母也去玩股票,賺了很多錢,」讓他想要搞懂什麼是股票。

 

「那時候投資的書籍很少,要拿到股票的相關資訊很困難,只能從收音機取得零星的個股資訊,或是電視午間新聞最後五分鐘,報告股市和個股的漲跌,所以很多散戶都會訂閱民間『老師』的股市分析資訊,訂閱後,每天都可以拿到一頁或兩頁的股市分析。」

 

積極研究股市幾年之後,民國77年,吳家揚上大學開了一個戶頭,並拿了3萬多元的壓歲錢,開始投資。他說,自己買的第一檔投資商品,是封閉型基金(後來改制,目前證交所沒有相關商品),當時股市上漲,該檔基金跟著漲,很快地一年內,3萬元變成5萬元、8萬元。

 

有了投資賺錢的經驗之後,大學就讀化學系的吳家揚,開始投資股票,他從自己最熟悉的塑化、紡織類股開始買,例如台塑四寶等。他笑說:「大學只要不考試、不點名、非必要到的課,我就會跑去號子〈證券商的營業處所〉看盤。」

 

由於在台股輝煌時期進場,投資都有賺錢的他,每個月生活費中,有3000~5000元來自於投資股市獲利,以此估算,大學四年靠著投資股票,累積為自己賺了10幾萬元的生活費。

 

而他也分享,那年代很少有投資理財的書籍可參考,基本上都以技術分析為主。所以他操作股票的方式,就是「短進短出」,有賺到錢就賣掉,停利點設定10%,直到現在只要認定是短線的股票,他仍遵守「停利點10%」的原則。

 

不過,到了研究所時期,他大部分時間都在實驗室,無法常盯盤做短線交易,所以除了技術分析之外,開始學著搭配財報分析觀察股票,「財報數字不錯的個股,買了就放著。」

 

當兵期間,用同樣的操作方式,持續投資股票,加上觀察產業動向,投資的標的以塑化等類股為主,紡織、建設類股為輔,且存到一筆錢,就買產業龍頭股。隨著本金的增加,他當時每個月的平均投資獲利,已增加至上萬元。

 

靠產業分析敏感度

投資DRAM股票致富!

 

吳家揚出社會後,台積電竄起,台灣股市的焦點已逐漸轉向電子股。由於他在DRAM產業工作,投資策略上,開始著墨產業分析,「我在DRAM產業相關的公司工作幾十年,雖然台灣在DRAM產業沒什麼競爭力,但身在其中,可以很清楚的看見產業趨勢的變化,加上個股漲跌又快,我後來靠DRAM類股,賺了很多錢。」

 

其中,賺最多的一次,同時也是讓他達到財富自由的一檔股票,就是華亞科〈股號3474,於民國105年12月6日被收購下市〉。

 

他回憶,「民國92年,我跳槽到華亞科,進去之後開始員工認股,從每股15元開始大量認股,認到每股31元左右,每次認股張數都是幾百張,大量的認股,民國95年華亞科IPO〈首次公開募股〉的價格,是每股33元。」

 

吳家揚說,投資要賺錢,就是股票持有的張數要很多,所以他大量持有華亞科股票。而他最低價買在15元,最高價曾賣在40元,陸續買進持有上千張,靠華亞科這檔股票,兩年半的時間,就讓他賺進3千萬元,最後在37歲時,達到財富自由。

 

回憶這段致富的經歷,吳家揚說,「投資一定要熟悉,我在DRAM產業工作,研究景氣循環,且投資股票十幾年,當時從華亞科設廠的時間點,認為是谷底翻身的訊號,加上華亞科是台塑集團旗下的公司,綜合評估分析下,認為『有大魚要出現了』,所以公司有員工認股,我就一直認、一直認。」

 

身處於科技業當中,投資的股票調整為以電子股為主、其他產業為輔。而他曾經靠投資生技股穆拉德加捷〈4109〉,獲利上百萬元。

 

他分享,挑選穆拉德加捷的邏輯,主要是先從產業分析上,看好當時生技產業會有一波發展趨勢,所以民國95年、96年間,10幾塊錢開始買,陸續買了100多張,並在每股35至40元之間陸續賣掉,在這兩年的時間內,賺超過1倍。

 

技術分析是落後指標?

靠產業、財務分析選出飆股!

 

「股價從10幾元,漲到20、30元,台灣其實有很多這種股票,只是你做功課,就能把這些股票挑出來。」至於該怎麼挑?吳家揚說,技術分析和財務分析雖然是落後指標,但只要勤觀察、看趨勢,就能找到好股票。

 

一般而言,和股價關聯性最高的是公司的獲利。吳家揚認為,財報分析中,有四大項目必看,包括:第一、月營收成長率和年營收成長率;第二、毛利率、稅後淨利率和營業利益率;第三、EPS〈每股盈餘〉、ROE〈股東權益報酬率〉、ROA〈資產報酬率〉;第四、現金流量等,以上數字都越大越好。

 

而吳家揚也會觀察上述提及的財報細項,過去5年至10年間的變化,畫出一張「財報趨勢圖」。以台積電為例,中間雖然有財報數字減弱,但觀察過去的財報趨勢圖,研判未來仍然穩定成長,只要沒有意外就可以繼續買進。因此,投資人養成觀察長期的趨勢很重要。

 

台積電

〈圖表來源:吳家揚提供〉

 

至於產業分析方面,則是觀察產業的景氣循環。他說,例如房地產產業循環10年到20年,電子業可能3年到5年,消費性電子1年到2年,塑化產業的循環,10年大概就大多頭了,這部分可以從經濟學家的書籍,或是產業學者的研究報告中獲取資訊。

 

吳家揚表示,他挑選股票一定要遵循以下順序,就是先看產業分析,挑選出適合買進的產業,再透過財報趨勢圖,觀察該公司現階段是否適合持有,「一定要先看產業,再看財報,若順序反了,也許就賺不到那3千萬了。」

 

投資台股讓他42歲退休

退休後 穩健配息股票為主

 

30多年的台股投資經歷,吳家揚理出一套選股邏輯,讓他選到華亞科這檔股票,投資金額超過3千萬元,當年他37歲,已達到財富自由的條件,同一年他也買下人生中的第一間房。

 

隨著房地產大幅增值,加上投資和保險等價值,他的資產從3千萬元,再提高至5千萬元,所以他毅然決然離開職場,提早退休,追求隨心所欲的生活,那年他才42歲。

 

而退休後的資產規劃,吳家揚也不馬虎。他將資產分成核心和衛星,核心部分指的是穩健的資產,例如不動產、保險、穩定現金流的資產〈例如不動產收租、股票或基金配息等〉;衛星則是收入來源,例如工作收入(寫書、演講等)或是買短線飆股,衛星資產賺到錢,就放到核心資產做累積。

 

觀察吳家揚退休後的資產分布上,房地產和保險占了8、9成,股票和基金僅1成左右。

 

雖然過去靠著投資股票獲利不少,但他說,一年內飆一倍的股票,都算是飆股,他退休後不會把飆股當成核心資產,因為有可能大賺或大賠,「退休後,應該以核心資產為主,投資穩健的配息股票,才能安穩地過快樂的退休生活。」

 

小檔案 吳家揚

出生:1969年

學歷:台大化研所、交大經管所雙碩士

經歷:科技公司工程師

台股投資資歷:3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