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八歲那年,我在聖嚴師父座下出家,對我而言,一切因緣和合,非常感恩。出家以前,我的個性,隱隱然對於「和合」有種深切盼望,尤其對於人與人相處,總希望一切和合。遇到不順心的事,我不會與人衝突,只是心裡會嘀咕:「怎麼會這樣?」若見他人相處不和諧,起了爭執,也會罣礙。現在回想起來,那種罣礙,是種不忍,總盼望能有因緣化解,或自己有能力協助排解。

跟隨師父學佛以後才明白,起了煩惱罣礙,除了因智慧不夠,也由於慈悲不足。因為讓自己起煩惱,就是沒有智慧,讓他人起煩惱,則是不慈悲。師父也說,銷解煩惱,最好的方法就是奉獻利他,如果遇到不會或是不懂的,就去學習請益。

我從不用「挑戰」的角度來看待事情,只是想著如何學習與奉獻,事情來了就面對,珍惜每個讓我修福修慧的因緣。對我來講,遇到問題,不是挑戰,而是修福修慧的歷程。(摘自《抱願,不抱怨》)

有個醫生在離院期間,緊急被院方召回,進行手術。手術的對象是名男孩,男孩的父親一見到醫生,開口就質問:「你怎麼現在才來,我的孩子正等著急救,你到底有沒有醫德?」

醫生只是微笑淡然說:「對不起,我接到電話,馬上就趕來了。請您先冷靜,讓我先進手術房救你兒子吧。」

那父親說:「如果是你兒子病危,你還能夠冷靜嗎?萬一救不回來,你作何感想?」

醫生仍然笑著說道:「塵歸塵,土歸土,醫生的職責是救命,卻無法延長人的壽命。建議您可以透過信仰的方式,祈禱讓這場手術順利圓滿。」

「不是你的孩子,當然講得輕鬆。」那父親叨叨念著。

手術經過數小時,醫生走出開刀房,仍然帶著微笑,對那個父親說:「感恩佛菩薩,您的孩子醒過來了,後續問題就請護理人員向您說明。」說完就走。

那個父親還是有些不滿,問護理人員為什麼醫生可以如此高傲,也不讓人問話,掉頭就走。

護理人員含淚告訴他,就在不久前,醫生的兒子在交通事故中往生了,當時醫生正在處理後事,因為醫院的一通電話把他緊急召回,為您的孩子進行手術。現在他急著離開,是為了繼續處理兒子的身後事。

這個故事,相信大家聽來心有戚戚焉。很多事情,切勿從自己的角度判斷,因為我們不知道對方的歷程,不知道當事人正在面臨的處境。一切因緣,經常在變化之中,所以無常,所以示現空的真諦。但是一般人對於無常,往往流於消極的解讀,事實上,無常是最積極的態度。

因為無常,方能日新又新,充滿希望與光明;因為無常,所以能夠不斷知福、惜福、培福、種福;因為無常,所以可以不斷改進,超越困境。

有些人會把逆境解讀為業障,好像很無奈。其實,業障的意思應當是說,當境界現前,你不去努力跨越,反而升起煩惱,這才叫業障。如果把握每個因緣,當成是「成就福慧二業的保障」,那就不是業障,而是修福修慧的契機了。

一位母親在親戚臨時來訪,她忙於招待之際,三歲大的兒子意外從窗檯摔落。經過搶救,孩子活下來了,然而外觀及視力所受的損傷,從此成為母親心中難以磨滅的傷痕。

此後十多年,這位母親從未停止自責,個性也變得孤僻、封閉。總是不斷回想,事發當時「為什麼我要把床放在窗旁?要是那天親戚不來,事情就不會發生了……。」一次次的懊悔與自責,就是無法原諒自己。

當我們的心,陷入回憶、推想,衍生怖畏、憂慮、怨懟;這都是「心境」的雜念與妄念,與事件本身無關。

從禪法來講,反覆沉湎回憶,乃是身、心與環境分離。我們的身體在這裡,我們的心卻在另一處。而我們對現實生活環境,漠不關心。身與心分離,心境是紊亂的,而紊亂的心,更無法安住於當下。如此,心不由己、身不由己,失去重心的生活,對於前程只有茫然。

不過,若非當事人願意坦然面對當下,是很不容易改變的。

後來這位母親接觸了佛法,在某次讀書會分享中,抱持「不讓其他父母重蹈覆轍」這一念,首次揭開埋藏內心深處的傷疤。她把當年的意外,以供養的心分享,轉化為一種公眾教材,提醒許多家長重視居家環境及幼童安全,避免類似的意外發生。她覺得如釋重負。後來更經由禪修、分享和書寫,逐漸減輕內心的痛苦與怨恨,不再讓心中的包袱,阻擋人生前進的腳步。

如此療癒的歷程,絕非一蹴可幾,需要不斷不斷地練習放下。每一次放下,情緒波動更趨平和,一次一次生起不同的體悟。面對挫折,「難,過!」「難,行!」「難,忍!」「難,捨!」接納自己,才能轉化痛苦;活在當下,才能回歸生活,回歸自己。

我只有高中學歷,中年學佛出家,因此擔任法鼓山方丈以來,常被問起壓力問題。最早為我指點迷津者,正是恩師聖嚴師父。師父叮嚀:不論面對何種聲音,都要感恩,虛心受教。亦可坦然告知:「我正在學習,請不要考我。」又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為真知與自信。」能夠直承師父教導,是我必須珍惜的福報。

心甘情願地承擔,就不會覺得是負擔。「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則是自信基礎。坦然面對自己的不足,以勤補拙;又因心懷奉獻利他的願望,更加精勤努力。當自我中心執著淡化以後,不再有硬撐、在乎他人評論的煩惱憂慮,壓力自然減輕。

終身受用的三堂課

我很感恩在學習承擔的這門課,有師父循序漸進、教誨不倦地提點,其中有三堂課,使我終身受用。

第一堂課是「獨立思考」。接任方丈初期,師父總是不厭其煩地叮囑我處理事情的大方向與基本原則,過程中我也常向師父請益,並呈報事情處理經過。我之所以多次請教,並不是推卸責任,而是方丈執事必須從整體思考,關照層面更為寬廣;為確認不至有違法鼓山理念,是我的初衷。師父耐心地傾聽、指正,告訴我如何周延考量,過程極其珍貴。

幾個月後,當我就某一法務請益,師父開始改口:「那是你的事,不是我的事。」這是師父的慈悲,目的是為訓練弟子獨立思考,設法解決問題。

第二堂課是「不依賴」。同樣是在我擔任方丈初期,有一次,師父嚴正地告訴我:「你絕對不能當我的魁儡。」

一般企業及民間團體,即使創辦人已卸下行政管理責任,其所位居的精神領航高度仍無可取代,以致於有些企業或團體主要的行政負責人,可能僅是創辦人手中的一顆棋子。而師父洞悉世間情理現象,為了避免弟子產生依賴,適時放手,並說重話。這是師父的遠見與器度,突破一般世俗成見。

第三堂課是「方丈的承擔」。二○○八年底,師父打電話給我,很明白地說:「方丈,我很生氣,公文只見你簽核,沒寫意見,丟給師父處理。」事實上,我已與相關單位進行協調,卻未將個人的意見簽核,提供執行者必要的參考依據。由於處理不夠周延,致使師父「生氣」,使我極為慚愧,卻也經此上了一課:凡是決策之事,我必須明確表達方丈的意見,以示承擔。

一次狀況,是一次新的體驗。過去沒有的經驗,現在體驗到了,坦然去面對、處理就是承擔。承擔這門學科,每個人都應當學習。「獨立思考」、「不依賴」、「承擔」,正是師父教導的三堂課。不懂就學習,學會了就奉獻服務,這就是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