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 Beyerdynamic T1 2nd Black & Furutech CF63-S(R)簡易心得

Beyerdynamic T1 2nd
正面照淘寶教學用掉了,只好放大叔惹

2019/8/21

還記得大學時期入耳機坑,雖然當時預算不夠,但是當免費試聽仔也是聽過各大廠牌的旗艦款(現在已經降等為次旗艦)。最後選擇了Beyerdynamic DT880 PRO作為家用系統最後的退燒之選 (記得當時T1好像還沒出,出了也買不起)

之後退燒耳機系統改玩相機,過著用藍芽喇叭聽KKBOX的日子。但就在退燒10年後的某天,一時的衝動之下莫名盲狙買了T1 2nd,說真的我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汗)

購買方式請見: [心得] 2019 淘寶購買耳機/3C/特貨簡易教學

(我想原因就是單純的換換病發作,然後相機系統已經沒啥好換因為太貴太重了吧…)


原本最初就是看到便宜的淘寶耳道式耳機想要買來試試,結果被說其實也只是在低價位表現優異,但不到以下剋上的程度,頂多剋中這樣。那想說不如來買支旗艦耳道好了,但價位貴得要死,單體大小又有其天生限制還要買台高級DAP搭配,實在不划算

想想畢竟有家用系統了,那不如還是買支耳罩吧! 所以去試聽了三支等級相仿次旗艦

Beyerdynamic T1 2nd
黑色94帥

以下皆搭配Audiolab M-DAC mini試聽,主聽華語/日語流行,以當下感覺為主 (當然各耳機的缺點可以改善前端來解決啦,選個走向這樣)

Sennheiser HD660S

身為一代名機HD650的後繼者自然也是抱有很大的期待,更好驅動且聲音相對明亮分離度也好,鍵盤爬文都覺得應該可以盲狙這隻耳機了。不過實際試聽過後覺得低頻量感太多了人聲也稍嫌後退微矇。我對880pro最不滿意的地方就是人聲太退,不會想要再選同樣感覺的耳機。不過音場和定位表現真的很優,聽演唱會專輯很久沒有那種以為是外界發出聲音轉頭看的情況了

Beyerdynamic DT1990 PRO

和DT880pro系出同門的進化系列,不過第一印象就是喔~刺刺刺刺刺~。簡單來說解析很好,高頻很亮低頻量感相對少的冷聲系,細節很強但對我太過刺激。在樂器還沒進來純人聲的時候覺得很棒,聲音清晰分明,但是樂器一進來之後整個會變得吵雜擁擠。人老了比較喜歡平緩、慢一點的感覺,然後這支真的比較夾頭

Beyerdynamic Amiron Home

一戴上去就感覺舒適,配戴感應該是三支之中最好的,想到DT880pro的皮套鐵架就感到欣慰。聲音也是這三支裡面最對我味的,暖聲、人聲靠前但是分離度還不錯。雖然是舒服耐聽的聲音,但是整體感覺比較暗、鬆散一點。音場和定位我覺得沒有進步太多,這方面HD660S表現還是比較好

聽完之後問了Amiron的售價,回家默默打開淘寶買T1 2nd…

Beyerdynamic T1 2nd
很會黏灰塵的攜行袋

接著說說本日主角T1 2nd剛開聲的聽感吧!

DAC: Audiolab M-DAC mini
耳擴: Schiit Valhalla

其實我覺得就像是有些網路評測所說,這隻就像是DT1990 PRO+Amiron Home合在一起。人聲的部分保留DT1990的明亮和細節,但是背景樂器卻像是Amiron般的舒服不搶戲,整體很好的融合在一起,音場和定位也很有升級感

基本上和我當初的預想差不多,的確是我想要的聲音走向。不過即使我的前端已經暖上加暖,說真的聲音還是聽起來很中性均衡沒有感覺阿~ 這種風格喜好就是見仁見智了,我個人是覺得蠻不錯的XD

缺點方面就是目前高頻稍嫌毛刺,齒音雖然不嚴重但還是有。低頻部分感覺也有點鬆散。音場、分離度雖然已經好很多但在副歌部分比較激昂之處其實還是有點擠,當然都可能是前端沒搞好或是耳機剛開聲之緣故

中原武術出少林,地球動圈出拜耳,正確無誤正確無誤。據說要Run個三千小時才準,現在的聽感簡單參考就好

Beyerdynamic T1 2nd
傳說中的特斯拉單體

最後加碼開箱Furutech CF63-S(R),尊爵不凡鍍佬又碳纖的3.5轉6.3轉接頭,和T1 2nd同時買的也是沒Run in的初開聲心得

測試耳機: DT880pro+T1 2nd還有UE SF5 pro

換上去之後最大的差異是低頻量感明顯減少,換來的是更大的音場、分離度和凝聚的人聲。可以明顯感受到一些差異(其實每隻耳機程度不一),但不到那種天翻地覆的改變,如果想要”稍微“調整系統走向的話可以考慮試試

現在要擔心的就是前端想要換掉走平衡,感覺是個大坑阿…

Beyerdynamic T1 2nd
做工很漂亮倒是真的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