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恩/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政治系助理教授

 

Wang, Austin Horng-En. 2019. “The Myth of Polarization among Taiwanese Voters: The Missing Middle.”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First View: https://doi.org/10.1017/jea.2019.25.

 

台灣民眾常說台灣政治越來越兩極化,而美國選民也常抱怨美國政治越來越兩極化。但到底什麼是兩極化?身為政治科學家,我們要怎麼測量政治有沒有兩極化?我在最新刊出在JOEAS的這篇文章中試著回顧台灣過去近二十年來政治兩極化的過程。

要檢驗台灣政治有沒有越來越兩極化,我們要先來定義兩極化。什麼是兩極化?說起來簡單,但假如要好好定義似乎沒那麼容易。所以我畫了一張圖,從左到右分成三種不同的『兩極化』:

 

 

首先,大家可能會覺得,假如民調分布是雙峰分布,一堆人支持左邊,一堆人支持右邊,兩邊沒交集、沒有中間選項,這就是兩極化,也就是上圖的Type 1。假如台灣民眾對國內主要政治看法的民調真的是這樣雙峰分布,這就是台灣政治兩極化的證據了。這是『靜態』的兩極化。

但其實台灣大部分的民調,都是單峰分布,中間高兩邊低,大多數的台灣人的意見並不極端、只支持維持現狀或稍微改變。在這種情況下,無黨派選民的分布跟人數就有影響力了。一些學者認為假如扣掉無黨派後,剩下兩大黨人沒交集,那還是算兩極化,但也有許多學者認為,政黨本來就要提出不一樣的政見,政黨支持者有不同的看法才正常啊(左下的分布)!假如全民都看法一致,政黨看法沒差別,那也不用民主了啊!

但在這種單峰分布下,我們仍可能會看到『動態』的兩極化:假如兩大黨支持者的看法『離彼此越來越遠』,我們就仍可以說整個社會是『正在兩極化』的。兩大黨支持者看法彼此越來越遠有三種可能:

第一種是圖上的Type 2,無黨派不動且人數不變,但兩大黨支持者往極端兩邊跑。

第二種是圖上的Type 3,兩大黨支持者的溫和派離開兩大黨,加入無黨派,因此剩下的兩大黨支持者平均在分布上就變得更極端。

第三種是溫和派的人逐漸加入兩大黨,使得整個社會分布變成雙峰分布、沒有中間選項,那就變回Type 1。

 

圖:選舉造勢活動。來源:網路新聞截圖。

 

有了兩極化的定義後,接下來就是資料了。我使用台灣國家安全調查,這筆調查從2002年開始就都是由杜克大學每年主持,政大選研幫忙執行的全國電話民調,其中有10個跟兩岸政策有關的問卷題目,每年都會問全體台灣受訪者。因此,假如我們比較二十年前的各政黨支持者在這10題的答案分布,跟這幾年的各政黨答案分布,我們就能知道台灣民眾在兩岸議題上的分布狀況,以及是否有兩極化了!(我用了「主成分分析」這個方法,把這10題化約成一個代表數字,每年每個受訪者的答案可以透過這分析轉化成受訪者專屬的一個數字,因此可以跨年比較不同政黨受訪者的數字分布差異。平均而言,分數越高的受訪者越在各種條件下傾向台灣的獨立自主,例如比較在意中國會以經換政、在武力威脅下仍願意支持獨立、就算兩岸差距接近仍反對統一等。)

接著就是結果。

下面這張圖中,顯示的是2002年以來,泛藍、泛綠、與無黨派在統獨議題上分布的平均值位置。這張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台灣民眾在2002-2005年藍綠有變遠一些,但在2005-2011年藍綠差距縮小,而在2012年之後藍綠差距又再度加大。因為這藍綠距離是有顯著變化的,所以我們可以預期台灣至少在這段時間內有Type 2 或 3的兩極化。

 

哪段時間是哪種兩極化呢?我們接著把泛藍、泛綠與無黨派支持者的統獨分布給逐年畫出來,結果如下圖。在下圖中,我們首先可以看到的是無黨派在中間佔了很高的比例,所以三群人加總來說是個單峰分布,台灣在這段期間內一直都不是Type 1的靜態兩極化。

但假如我們把無黨派的選民人數納進來算,結果就有趣了。

第一階段,2002-2005。台灣的無黨派選民,在2002-2005年間變化不大,甚至是逐年減少,但也在這段期間內泛綠選民在兩岸政策議題上變得往光譜另一側移動、平均變得比較極端,因此這段期間內的兩極化可以說是Type 2:因兩大黨越差越遠的兩極化。

第二階段,2005-2011。這段期間內藍綠距離縮短,但無黨派選民逐漸變少,泛藍選民比例逐漸增加,因此這段時間內兩極化減少的是Type 3:反過來,無黨派溫和選民選擇加入泛藍,因此造成兩極化變少,藍綠變近。

第三階段,2012-2017,這段期間內藍綠距離再度拉開,而無黨派選民在這段期間大增(從29%變成51%),兩大黨分布最邊邊的人其實沒有增加,但因為無黨派溫和選民離開泛藍(尤其可以看到圖一無黨派選民的平均態度也傾向泛藍,但表示有許多本來泛藍的人回到無黨派),所以藍綠的距離就因此增加了,這就是Type 3的兩極化。

 

總而言之,台灣政治有兩極化嗎?有。但不是Type 1雙峰分布那種兩極化。台灣政治在過去二十年的兩極化故事有經歷了三個階段,而三個階段的兩極化增加或減少的動力並不相同,第一階段是泛綠的移動的Type 2,第二與第三則是無黨派加入與離開泛藍的Type 3。

這個結果也告訴我們,在研究兩極化時,無黨派選民的動向需要納入考慮,這也是過去美國學界比較沒有考慮到的一部分。而台灣民眾在2014年的無黨派浪潮,也大概說明了第三勢力與號稱超越藍綠的市場所在。只是這個無黨派浪潮的趨勢,在2019年的最新民調裡正式逆轉,台灣民眾又開始回到兩大黨的認同裡了。

至於台灣政治兩極化下一波的趨勢會怎麼走?會因為總統大選的制度誘因而讓藍綠走回中間嗎?我們可以繼續等著下一波民調資料而進一步分析。

 

 

台灣政治是怎麼兩極化的?
Tagged on:                     

2 thoughts on “台灣政治是怎麼兩極化的?

  • October 19, 2019 at 12:10 pm
    Permalink

    台灣政治兩極化的狀態原本就存在,即便調查是從2002年開始。

    因此覺得這個題目不精確。

    Reply
  • October 20, 2019 at 4:52 am
    Permalink

    從朴槿惠到林鄭都是舊世代政治領袖錯誤示範

    隨著人類歷史的推進,以及為了方便後人分類並加以辨別,社會開始替不同年份「出產」的人們貼上各自世代的標籤,也因此有了「戰後嬰兒潮」一代,及他們之後的的X、Y、Z世代。但有些時候,在特定的時間與空間裡,當一群人共享了一些理念,或是共同捍衛某些價值時,就會出現專屬於他們的符號。

    例如上個世紀50年代的美國,一群潦倒的知識分子、作家及學生,就成了作家傑克・凱魯亞克(Jack Kerouac)所稱的「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他們拒絕普遍流行的價值觀、追求精神探索、反對物質主義,並且試圖對人類現狀進行詳盡的描述,同時嘗試迷幻藥和包括性解放在內各種生理、心理的解放。

    回看今天,所謂的「90後」——目前年齡介於20歲到30歲的青年——正如同過去美國「垮掉的一代」,面臨著普遍的集體焦慮、共享趨近的價值觀,以及無從宣洩的憤怒,因此被冠上了「厭世代」稱號。有別於「垮掉的一代」只出現在美國,當下的世代困境打破了單一國界,擴及為全球青年共同面對的課題,而台灣所在的亞洲更是首當其衝。

    說是巧合也不盡然,數月以來持續燃燒的香港,站在第一線向掌權者發出怒吼的,正是這群「厭世代」青年。年輕世代企盼手握權力的一方,可以正視他們對家園的未來所懷抱的想像。然而上個世代的政客們卻一再地讓他們失望。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10月4日援引港英政府時期制定的《緊急法》,藉此繞過立法會逕行頒布《禁蒙面法》,隔日午夜生效。如果港府的出發點是為了平息社會上日益激烈的抗爭,或是降低警民之間的不信任,那麼祭出《禁蒙面法》從一開始就注定是失敗的。從目前看來也是如此。

    當今的政治人物,面對越來越多在21世紀成長的被統治者,如果還堅持用上個世代的手段來領導,最後的下場多半不會太好。南韓前總統朴槿惠就是一個不遠的例子。

    從小在獨裁者父親朴正熙身邊「學習」,看著他如何收緊言論自由、打擊異己、藐視人民的聲音,並且使盡各種極端手段剷除掌權路上的障礙,朴槿惠恐怕早已在「耳濡目染」下誤會了領導國家的正道。

    舊世代的政治領袖,要領導新世代——特別是「厭世代」——的人民,如果手法上沒辦法跳脫上個世代的思維,要不釀出悲劇都難,無論是對統治者或被統治者而言皆然。朴槿惠臨摹父親的社會管控招數,狼狽下台的身影仍歷歷在目,林鄭月娥搬弄港英殖民政府的骨董法案,結局又能好到哪去呢?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73372

    Reply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