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擂台 / 放擂台
放.擂台

讀者投書|用兩則實例,告訴你台灣囝仔為何拒絕「國家統一」!

2020.05.15
10:01am
/ 黃宗玄

當一代又一代的台灣囝仔,更明確知道自己來自台灣,身處台灣,是台灣人時,將會更加喜愛自己。

 

民主國家,對未來的政體走向,都是經由人民授權,藉由民意,找出最大的共識,達成一個國家的決定與方向。例如:1990年3月18日東德舉行史上第一次民主選舉之後,東西德立即展開統一談判,最後兩德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佔領德國的四國(美、英、法、蘇)達成《最終解決德國問題條約》,允許統一之後的德國成為完全獨立自主的國家,四個佔領國的特權全部取消。並在1990年10月3日,原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併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的方式完成德國統一。統一的德國繼續留在歐洲共同體(即後來的歐盟)以及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這就是史上成功的兩國統一模式,並且是經由民主程序而決定!

 



然而,台灣因歷史的偶然,處在二戰後的戰時狀態。由於,兩岸之間並沒有足夠的民主機制,使得台灣至今依舊深陷「身份認同」的枷鎖,無法走出自己的康莊大道。對此,蔡易餘委員日前提案修改「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將法案中「國家統一」四個字刪除,期盼讓「台灣人決定自己的前途」。不管是「獨立」、「統一」或是「維持現況」,都是台灣未來的選項,台灣不應該將未來侷限在「國家統一」這四個字的框架之中。而應該用多元、開放的心胸,面對未來的可能!這不禁讓我想起以下事例。 

 

台灣囝仔的台灣意識 
 
首先,記得國中的時候,公民老師抽點同學們上台回答問題。老師問說:「我們是哪一國人?」被點到的同學羞赧地回答,應該是「台灣國」吧!老師輕蔑地笑了笑說:「我們是中華民國啦!這個也不知道…」這則對話,讓我印象深刻。我腦中直接的疑惑就是,為何不能是「台灣國」呢?這個疑惑,一直到我接觸到戰後的台灣歷史,才稍稍明瞭其中意涵。 
 
再者,又另一個畫面,國中國文老師,她的身份是越南華僑,因經歷二戰後的逃難,輾轉定居台灣。某次在課堂上,老師提到,「華人」這個名詞時,同班同學中,有人打斷老師的話,說道:「老師不對啦!我們是台灣人!不是華人。」如此猛烈的衝擊,在老師和我們心中,都產生了巨大震盪!原來,台灣人並不是普遍所稱的華人,而是一種很特殊的存在! 
 

台灣認同 

 
以上這兩段對話,現今想起,會覺得有著非常強烈的既視感。國家意識,從來就是自小時候,就開始思考,扎根的。雖然,公民老師與國文老師身處的教育和年代與我們,是迥然不同的,也因而,對土地的認同感,相差甚遠…不過,卻也呈現出,台灣價值轉換的關鍵過程,如此的珍貴! 
 
相同地,「國家統一」的未來願景,早就不切實際,是該進行省思了!回想起來,以上兩則實例,似乎透露:「孩子們對台灣的認同,從來不是被誰誰誰洗腦,所造成的。而是在探索自身與土地的關係中,逐漸形成與建構。」尤其,當一代又一代的台灣囝仔,更明確知道自己來自台灣,身處台灣,是台灣人時,將會更加喜愛自己。此刻,就讓我們一同撕掉過往的神話,邁向真實吧!

 

 

圖片來源:蔡易餘臉書

 

 
最新新聞
黃宗玄
物理治療師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