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美移除爭議雕像,甘地、哥倫布為何也被「轉型正義」?

全美移除爭議雕像,甘地、哥倫布為何也被「轉型正義」?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自從人類開始製作藝術品以來,就會創造紀念碑來歌頌特定人物和想法」,然而當我們的社會知道的更多了,或價值觀改變了,並且發現過去所歌頌的其實並不符合當代的價值標準,我們的社會又要如何面對過去的歷史?

佛洛伊德(George Floyd)之死點燃了全美的反種族歧視運動,從一開始明州示威運動,蔓延到全美超過150個城市的抗議運動,有和平的遊行示威,也有情緒化的暴動,甚至搶劫行為,目前示威活動進入第四週,在國會議員、行政官員接連提出改革措施後,暴力事件有出現減少的跡象。然而與此同時,示威者的反抗目標開始轉向至帶有種族歧視象徵的雕像,有的被漆上塗鴉,有的被斬首,也有的被群眾硬生推倒;從這些倒下的雕像,可以看到,抗爭發展至今,示威群眾開始對歷史展開檢討。

從航海家哥倫布到印度國父甘地

在被破壞的雕像中,台灣人最熟悉的當屬發現美洲新大陸的航海家哥倫布(Christopher Columbus),過去,哥倫布一直被視為美國建國的重要人物,然而隨著教育的普及、資訊的傳播以及史學家的研究,越來越多人看到哥倫布暴力殺害美洲原住民的一面,「英雄化哥倫布」早在十年前就引起眾多爭議,如今反種族歧視浪潮大漲,哥倫布在明尼蘇達州、波士頓以及維吉尼亞州的雕像都被民眾破壞。

然而最受爭議的雕像仍是在南北戰爭時,支持蓄奴的美利堅聯盟國(Confederate States of America)的將領雕像,其中邦聯政府總統戴維斯(Jefferson Davis)在維吉尼亞州的雕像,就在半夜被抗議人士潑上了油漆、推倒,里士滿市(Richmond)的黑人市長斯托尼(Levar Stoney)表示會在7月1日提出一項法案,移除該市所有的聯盟國紀念碑,美國眾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也寫信給國會山莊管理委員會,呼籲移除國會山莊內11座聯盟國將領的雕像。

隨著這場反種族歧視的抗爭蔓延到歐洲各國,推倒爭議雕像的行動也在英國上演,11日民眾就將17世紀英國議員兼慈善家科爾斯頓(Edward Colston)的雕像推倒,丟入港口,身為政治慈善家的科爾斯頓之所以會引起眾怒,是因為他的另一個身份——奴隸商,科爾斯頓的財富也是靠販賣黑奴而來的。

不過在遭破壞的雕像中,最令人驚訝的,恐怕是被視為和平抗爭聖雄人物的印度國父甘地(Mahatma Gandhi),3日在華盛頓,印度駐美國大使館附近的一座甘地像就在抗議活動中被破壞,雖然破壞者的動機尚在調查當中,但甘地像因甘地過去的種族歧視爭議遭破壞或移除並非第一次了,甘地在南非生活期間,帶領印度籍礦工爭取權益時就曾說,讓印度人與黑人一樣走種族隔離制度的專用門,是在降低印度人的地位,甚至使用「Kaffir」極具貶義的名稱稱呼黑人。

藝術與人權歷史教授湯普森(Erin L. Thompson)就提到:「自從人類開始製作藝術品以來,就會創造紀念碑來歌頌特定人物和想法,不過拆除紀念碑的行為也從未停過,總觀歷史,破壞其實是常態,保存才是罕見的。」當人們接收到的資訊或教育越多,思想與價值出現轉變或進步,對過去歷史的質疑與檢討便會隨之上演,雖然推倒雕像的行為遠在歐美國家,但台灣人對類似的情形絕不陌生,如何處理台灣各地在威權時期所留下的蔣家雕像,以及如何敘述蔣家歷史,都是今天台灣民主社會的一大爭議,而觀察其他國家如何對待爭議雕像也因此對台灣更為重要。

AP_20163500788118
邁阿密的哥倫布雕像遭潑漆|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移除派與保留派的辯論

每逢人權事件發生,去留爭議雕像的辯論便會開啟,支持保留爭議雕像的一方認為,就算雕像人物不再符合今天的社會價值,或做了有違人權的行為,這仍舊是歷史的一部分,面對歷史中不正義事件的方式應該是正視事實、接納歷史的不完美,並教育下一代改過自新、不再犯錯,直接抹去不堪歷史的方式只會減少社會自省的機會;相反的,支持移除雕像的歷史學派認為,縱使應當正視歷史,然而保留雕像的行為恐怕只是在變相支持反人權行為,移除雕像才能更有效率地推行人權價值觀。

由於各個雕像的爭議程度和立像的多寡皆不同,因此移除和保留派分別受到的支持也在每個事件當中有所差異,例如全面移除希特勒(Adolf Hitler)雕像的行動就受到歐洲民眾和歷史學家的普遍支持,不過今天美國示威民眾要求的「移除蓄奴聯盟國將領雕像」,就相當有爭議,縱使2015年因白人優先主義引發的南卡羅萊納州查爾斯頓教會槍擊屠殺事件發生時,美國多個市鎮便移除了聯盟國雕像,但根據路透社民調,2017年時仍有超過半數54%的受訪者反對移除聯盟國雕像,支持移除的比例也僅有27%,如今的佛洛伊德之死,又再興起一波反聯盟國雕像的浪潮,目前最新民調尚未出爐,但有鑒於過去去留兩派的懸殊比例,支持移除方要達到過半,恐怕也有難度,更不用說像是哥倫布、甘地等過去在史書中被稱為英雄或聖賢的人物,這些雕像的去留,恐怕在短時間都難以在社會中達成共識。

除了移除與保留的做法,在過去處理爭議雕像的過程中也發展出多種不同的解決方法,例如將雕像移至人權或轉型正義博物館、在雕像原處加上標示,或用現代藝術方式重新創作爭議性雕像等等,然而筆者認為,不論方法為何,面對爭議歷史時,仍要回到轉型正義的本質。

轉型正義的本質——和解中的正義

「轉型正義」這名詞,對台灣人而言並不陌生,然而許多人提到轉型正義時,恐怕只會覺得這是個創造諸多社會爭端、批評過去黨國歷史的政治議題,不過事實上,重新省思歷史只是轉型正義的一部分,其最終目的是讓社會從歷史的傷痕中重新爬起,並建立起讓正義伸張的機制,促使社會的和解,例如南非在種族隔離政策後,建立起「真相與和解委員會」(Truth and Reconciliation Commission)並提供「特赦」(amnesty)讓正義與種族間的和解能在歷史的揭露與雙方的對話中出現。

同樣的,在今天的美國,面對過去具爭議性的聯盟國和其他種族歧視歷史,筆者認為無論使用什麼樣的方法處理爭議性雕像,更重要的是,做決定的過程能否成功讓大眾一同參與追求正義的討論與對話,因為唯有多方的理性討論,才能創造一個同時具有包容性且共同擁有的社會記憶,進而使整體社會從歷史疤痕中走出,並促進真正的社會和解;相反地,若拘泥於「移除」或「保留」的辯論,恐怕只會造成社會更深的分裂,造成了轉型正義的反效果。而台灣也是如此,面對蔣家雕像的去留,最重要的,應該是如何讓社會不同的聲音一起進行討論,並在討論中互相理解,因為在和解中被伸張的正義,才是真正能夠長久存留的正義。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