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運動時會有不適感,還能繼續嗎?

運動過程中有時會有不適或疼痛,是不是代表著我們不能繼續。然而,許多情況下進行的一些運動訓練及復健,是會有一定程度的不適,這篇文章條列了哪些狀況下,需先暫停運動訓練,待醫療人員確認後再進行。

丸丸 Bonnie

在之前的重訓中,常常會覺得肌肉有酸痛的感覺就是有效,但如果這樣的感覺持續了太久反而是身體對我們發出的警告。文章中可以學習到怎麼判斷疼痛的程度,在未來訓練肌肉有更多的了解。

在復健的過程,適當的運動訓練 (在醫療人員指導下) 絕對是讓身體能更快恢復的,除了受傷組織能長得更好,也能提升其他身體能力 (肌力、穩定性等)。

為了兼顧品質及減少花費,物理治療師大多會安排自主訓練課表(home program),讓病患除了回診當天,其餘時間也能自己執行運動訓練。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過,這當中常會有個案或病患不確定的地方,包括動作做得對不對、如果會痛還要繼續做嗎等。這篇文章會討論哪些狀況需先暫停運動訓練,待醫療人員確認後再執行

 

運動過程中,有不適或疼痛可以繼續嗎?

這邊用『不適』這個詞,是因為有時很難分辨『刺痛、鈍痛、痠、麻、脹、緊、灼燒感、繃』等感覺,凡是讓自己覺得不舒服的感覺,我都統稱為不適。而在醫學教育中,上述的感覺代表著不同的身體反應及狀況,例如麻、感覺異常可能跟神經較有關,而痠、緊繃可能代表運動一段時間、力竭等。

其實能不能繼續,只是取決於『結果是不是好的』,因為有部分狀況例如治療師有時會透過較深層的徒手治療去破壞疤痕、沾黏,當下有不適是可接受的。另外像慢性肌腱炎又稱為肌腱病變,不管是肩膀的旋轉肌、膝蓋的髕腱、腳跟的阿基里斯腱等,都須倚賴『離心訓練』才能讓受傷的肌腱恢復原先的強度,而訓練過程中,也會有一定的不適感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特定的運動治療、徒手治療下,是會有部分的不適感

有一種比較簡單判斷的方式是,

如果在運動訓練或按壓結束後幾分鐘,就會顯著消退,那基本上是可接受的,也不致於造成更多傷害。這就像是拉筋一樣,伸展的過程中很不舒服,但回到原本的姿勢就不會有感覺。

觀察運動或按壓完幾分鐘內的反應,是否仍有不適感

 

需要暫停運動訓練,先請醫療人員確認的情況

  1. 在身體最輕鬆的狀態下有疼痛

最輕鬆代表著『身體消耗最少能量、沒有承受外力或壓力』的情況下,例如坐著、躺著、睡覺時,但已經這麼輕鬆、也沒有動到受傷的部位,他還是在不舒服,一般代表身體已經有發炎反應,才會造成『休息的痛』(Resting pain),也不適合再有額外的受力 (運動訓練)

 

請繼續往下閱讀
  1. 運動過程中,疼痛逐漸增加

如果運動強度是固定的(例如重量、跑速等),但不適感在過程中逐漸上升,可能代表『受傷也正變嚴重』,可以想像成原本褲子只有破一個洞,結果走路時越破越大一樣。

 

  1. 一段時間下來,整體疼痛程度增加

如果更宏觀地看,例如以一天、週、月的時間來看,不適感是有逐漸增加的,也意味著身體的損傷變嚴重或承受過大的受力,否則以大多的受傷來說,症狀或疼痛應該會逐漸減輕,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

 

  1. 疼痛有合併其他症狀

其他症狀例如麻、腫脹、功能喪失、無力等,像是麻或無力有時代表神經有受到損傷,或如果突然舉不起較輕的重量也有軟組織斷裂的可能性

 

  1. 劇烈疼痛

意思是說,不管怎麼樣只要你覺得很不舒服、疼痛,就建議盡快找醫療人員,雖然每個人可能耐痛程度不同,但只要是『你覺得』,就不要猶豫去尋求幫助。

 

除了上述所提,只要對身體狀況有任何疑慮都建議先給醫療人員看過,雖然我本身也對『會痛就不要練了啊』、『你這輩子都不要跑了』、『你不要重訓不就好了』這類話非常反感,特別是從本身沒在運動的醫療人員口中說出,但有時保守的語氣或做法會是需要的,最後,希望大家都能享受自己喜愛的運動。

 

『希望透過所學,將運動醫學、運動科學、運動訓練等知識,用最簡單的語言分享給需要的人』

--陳曉謙 物理治療師/肌力與體能訓練師

Facebook 粉絲專頁IGYoutube部落格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