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麥當勞、IKEA跨產業客戶!新加坡新創 Insider 募得3200萬C輪資金,目標前進北美市場


網路女王瑪麗・米克(Mary Meeker)在《2020年網路趨勢報告》中指出,封城、隔離、保持社交距離等防疫手段,加速了所有實體通路數位化的需求,光是 3 月份單月線上供應商的職缺需求就增加 354%,而庫存管理的職缺更是激增 699%。
未來電商的種類一定會越來越豐富,競爭也越來越激烈,過去電商依靠網路流量紅利快速成長的模式也受到了挑戰。面對成長瓶頸,數據分析、尋找新通路、提供個人化服務,結合新興科技的應用,才能將電商成長的動力添柴加薪。
跨平台管理數據,新加坡新創助中小型電商挑戰市場
對於 Amazon、eBay 這些大型企業來說,他們有豐厚的資源、數據可以提供消費者個人化的購物體驗,然而對一般中小型電商來說,可能需耗費龐大資金聘用工程師,還得經過程長時間反覆溝通、嘗試、改善才得以運作,是難以負擔的成本。
成立於 2012 年的新加坡新創 Insider 瞄準這種需求,提供全方位數位成長管理平台 (Growth Management Platform) ,匯集來自不同渠道的數據,以 AI 進行分析、預測,幫助數位行銷人員跨平台管理數據並推動業務成長。
和其他提供電商服務的競爭者相比,Insider 最大的優勢在於可以整合來自不同管道的數據, 提供電子商務業者從顧客獲取 (Acquisition)、初次促購 (Activation)、營收增長 (Revenue Generation),以及忠誠經營 (Retention)所需的各式數據洞察。
不論是網站、對話式商務、廣告、廣告信,甚至線下活動的數據,都可以在 Insider 的後台以人工智慧、深度學習技術進行即時(real-time)的分群、預測,以精準預測使用者行為,讓電商可以從各式各樣的通路中帶給顧客個人化的體驗,
全球佈局拓增客源,提供「接地氣」的服務
Insider 日前在 C 輪募資中募得 3,200 萬資金,據悉該筆資金將用於優化其 AI 演算法在金融、媒體與旅遊業的靈活度,並進軍美國市場。
Inside 一直透過進入新市場佈點來拓展新的客源,人才招募也以「在地招聘」為主。自 2018 年 B 輪募資後,也開始廣泛地在亞洲、歐洲、和拉丁美洲擴點,從 15 個國家成長為 24 個,在香港、台北、雅加達、曼谷、倫敦、巴黎、阿姆斯特丹等城市皆有據點,服務的客戶也從 300 家企業上升到 800 家。
創辦人暨 CEO Hande Cilingir表示 「全球佈點帶來的優勢是在地化的解決方案與高度靈活的適應性, Insider 服務的客戶品牌、產業十分多元。」 包括新加坡航空、家樂福、台灣虎航、屈臣氏、雄獅旅遊、IKEA、New Balance、Toyota、華為、三星、聯想電腦、雅詩蘭黛、Puma、AVIS、麥當勞、和 CNN 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不只服務品牌多元, Insider 內部高層成員的性別也十分多元,其營運管理高層包括共同創辦人 Hande Ciling 在內,有過半數都是女性。
台灣電商攜手 AI 新創突破成長瓶頸,立足台灣放眼世界
台灣電商市場的版圖近年來也面臨較大的變動,自 2015 年蝦皮大舉來台,撒幣補貼的措施掀起一陣電商大戰,挑戰了 PChome 龍頭地位,卻也加速推動零售業從實體到虛擬通路,而許多幫助電商突破成長瓶頸的 AI 新創也應運而生。
視宇以大數據人工智能工具- Viewider,獲得 eBay 亞太區的認證,這套工具協助了 600 家以上廠商,光單一帳號就創造將近 1 億新台幣的年銷售額,並致力於協助台灣中小企業推動跨境電商業務;Rosetta.ai 則透過 AI 自動標籤打造「商品分析推薦系統」,協助電商在首頁、商品頁、購物車等不同情景,打造對應各項 KPI 指標的 SaaS 模組,設計符合使用者需求與購物情境的 API。在大者恆大的電商市場上,台灣電商必須加緊腳步,攜手新科技應用,展望全球市場。
延伸閱讀:
視宇推「電子商務的搜尋引擎」Viewider,用AI幫助中小企業進攻跨境電商
要消費者塞爆購物車!Rosetta ai 找出外觀看不到的標籤,幫電商做到精準「神推薦」
參考資料:TechinAsia、Techcrunch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meet@bnext.com.tw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