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女子拳擊國手黃筱雯:認真揮出每一拳,比奪牌更重要

東奧後到2023年世錦賽奪金的這段路,黃筱雯歷經長期的低潮之中,但同儕的陪伴、專業團隊的協助,讓黃筱雯逐漸走出困境。對她來說認真揮出的每一拳,都是每個背後幫助過她的人所給的力量。

作者:廣編企劃
TIPS:點擊右側方塊或滑動圖片看更多熱血漫畫

第一眼,你或許會被她手臂上可愛的刺青所吸引,但接著你會沉迷於她專注的神情,以及被她手長腳長但卻又快速的拳法而激起滿腔熱血。東京奧運前或許你對她一無所知,但東京奧運後,她是台灣第一面奧運拳擊獎牌的得主—黃筱雯。

這次與她相約採訪的地點,正是黃筱雯拳擊之路的起點:臺北市立蘭州國中的拳擊訓練場。場邊教室的柱子上,貼著劉宗泰教練對於她和其他拳擊隊員們的諄諄提醒:「體能訓練要盡力,得分時機要Timing。」以及傳奇NBA球星Michael Jordan的名言:「我能夠接受失敗,但我不能接受不去嘗試。」訓練時的分秒,不論教練是否親臨現場,都令人不敢有絲毫鬆懈。從訓練時就培養的精神力,也正是拳擊這項競技的最佳寫照,只要盡力嘗試揮臂,每一拳都是機會。

請繼續往下閱讀
Photo credit:TNL  Brand Studio
Photo credit:TNL  Brand Studio

意外的拳擊之路  靠著耐力執著苦練

「其實我來蘭州報考體育班之前,完全都沒有接觸過拳擊運動。」來到蘭州國中的黃筱雯,遇到同時擁有籃球、游泳與拳擊等三種運動項目之教練執照的劉宗泰,教練觀察出黃筱雯在身形上的優勢,引領她踏上陌生的拳擊場。「很奇怪的是,我也就一直執著在練拳上,沒再想回到球場籃框下。」

身高177公分的黃筱雯,在同輩中身形頗為高挑,再加上她纖細的手臂、談吐輕聲溫柔的特質,與普羅大眾對於拳擊選手刻意短髮、滿身肌肉的刻板印象大不相同。離開拳擊場,鍾情於做美甲、修眉毛、染長髮的黃筱雯,也與一般的愛美女性毫無差異,「沒有人規定,練拳擊的女人,就只能有一種模樣。」場上拚盡全力專注訓練、場下喜歡打扮自己,呈現女性運動員自信與力量的「美力」特質。而在劉宗泰教練的眼中,黃筱雯所展現出來的耐力跟付出的努力,就是他最讚賞的特質:「她的耐力很不錯,不管是多麼累人的跑步、打沙袋,交代給她的功課訓練都會盡力完成。」即使剛開始練拳時,阿嬤總會心疼著她身上的瘀青,但是家人們都一同給予她最堅強的精神支持。

事實上,在參加東京奧運前,黃筱雯於國際拳擊總會(前名AIBA,現為IBA)的世界女子拳擊54公斤量級已獨占鰲頭,但策略考量,選擇以51公斤量級參賽,為了獲選國手資格,必須於短短40多日裡減掉3公斤多的體重。「當時我就算在半夜裡餓醒,還是得挨餓到天亮。」之後,更由於受COVID-19疫情影響,奧運延期舉辦,她更得長期維持體重升降幅度,等於是另一場對自我要求的高度耐力賽,「所以,能夠毫無忌憚地大啖美食的日子,對我來說是非常幸福的。」黃筱雯笑著說。

不斷突破窒礙困境的運動精神

談起東奧奪牌後的影響與變化,黃筱雯竟透露自己在賽後,其實曾經歷一段意想不到的亂流。身形高、手腳長的她,打法是與對手保持距離、以腳步快速移動,好伺機出拳攻擊。但東奧奪牌後所產生的自信,讓她想要增加近距離的攻擊手段,「結果教練發現我在奧運之後的幾次比賽中,都與對手靠得太近,反而打不出我的優勢,導致出拳不順,演變成消極的纏抱局勢,不然就會被近距離攻擊挨打。」此外,在東奧後,重新調整回54公斤量級,對手的拳更重,也更喜歡近距離的對打,都讓黃筱雯產生不適應的狀態。

請繼續往下閱讀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