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幻藥、嬉皮士與西方文化:LSD帶來了什麼影響

  • 霍莉·威廉姆斯
  • Holly Williams
Jimi Hendrix experience psychedelic portrait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一想到LSD(麥角酸酰二乙胺,一種強烈的致幻劑),腦海中就會浮現出非常具體的美學形像:上世紀60年代充滿迷幻色彩的粉橙色漩渦,身體赤裸頭戴鮮花的人,還有錫塔琴的微光。1943年,霍夫曼(Albert Hofmann)在實驗室中偶然發現了LSD的致幻性,這種藥物於1966年在英國遭禁。如今,LSD依舊與嬉皮士聯繫得最為緊密,他們癡迷於藥物能夠激發靈感。

其實,LSD的後續影響已經滲透到了西方文化的諸多層面,從藝術到文學,最明顯的是音樂領域。迪倫(Bob Dylan,美國唱作歌手)、甲殼蟲樂隊(The Beatles)和亨德里克斯(Jimi Hendrix,美國搖滾吉他歌手)不服藥之後,他們的音樂也不一樣了。許多音樂類型都借助了致幻劑,比如迷幻搖滾(psychedelic rock)、迷幻舞曲(psytrance),還有酸屋樂(Acid House)等等,其中酸屋樂是源自另一種迷幻刺激:80、90年代的銳舞文化(rave culture)。與第二次「愛之夏」運動(summer of love,嬉皮士宣揚和平抵制暴力的運動)聯繫最密切的藥物是搖頭丸,但當時LSD也在英國重新抬頭。

那是30年前的事了。現在又到了迷幻的再次復興嗎?英國劇作家巴特勒(Leo Butler)希望如此。「上世紀60年代的LSD大爆發和90年代初的搖頭丸大流行,在政治和社會層面都是必要的,」他向BBC文化欄目表示。「看看現在的世界,會想天吶,真的可以來一種超強的迷幻藥!需要有東西把大家團結起來,開始第三次『愛之夏』運動吧。」

瑞士化學家霍夫曼的畫像。1943年,霍夫曼偶然發現了LSD的致幻性。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圖像加註文字,瑞士化學家霍夫曼的畫像。1943年,霍夫曼偶然發現了LSD的致幻性。

巴特勒年輕時嘗試過致幻藥,想要客觀地展現迷幻的感覺。同時也想說明,LSD的影響不僅僅在於「花的力量」(flower power)這一非暴力思想。他創作的新劇《LSD全搞定》(All You Need is LSD)將向我們介紹LSD的現況。

近些年來,隨著喬布斯(Steve Jobs,蘋果公司聯合創辦人)講述自己服用致幻劑的經歷,以及硅谷有人提倡微量服用以提升創造力,LSD在公眾心中的形像發生了轉變。今年9月,倫敦帝國理工學院開始了首個微量服用安慰劑的對照研究,與此同時,英國也展開醫學實驗,研究LSD潛在的治療用途。

這也許算不上是「愛之夏」運動,但可能開啟了對致幻藥品持開放,甚至尊重態度的新時代。

情緒音樂

巴特勒甚至在劇作裏也表現了對LSD的興趣。2015年,他採訪了英國政府藥品界的前任大佬納特教授(David Nutt),納特表示正打算對LSD開展首次醫學實驗,這可是50年來的頭一遭。實驗是在一個周二,巴特勒願意參加嗎?

包括英國作家赫胥黎在內,許許多多的藝術家、作家和音樂家都沉迷於LSD。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圖像加註文字,包括英國作家赫胥黎在內,許許多多的藝術家、作家和音樂家都沉迷於LSD。

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改變了《LSD全搞定》的設定,現在成了巴特勒追蹤致幻藥物的旅程。這也讓他可以在不同的時間和空間中來回跳轉,以超現實的表現方式介紹致幻劑歷史上的重要人物,例如霍夫曼和美國心理學家利裏(Timothy Leary),以及那些沉迷於這種藥品的藝術家,從赫胥黎(Aldous Huxley,英國作家)、戴維斯(Miles Davis,美國爵士樂大師)到米倫(Helen Mirren,英國演員)。

「得有披頭士樂隊,我還想要介紹猴子樂隊(The Monkees)和迪倫,」由於劇目內容有限,有些採訪對象不得不捨棄,巴特勒對此還是有些遺憾。「70年代非常精彩,有地下絲絨樂隊(Velvet Underground)、沃霍爾(Andy Warhol,美國藝術家)、鮑伊(David Bowie,英國音樂家),我還想講一講曼徹斯特瘋潮(Madchester)風格的東西,像是快樂星期一樂隊(Happy Mondays)和石頭玫瑰樂隊(The Stone Roses)。」

其中很多都是音樂家——這並不奇怪,因為LSD對文化最明顯和最普遍的影響,就體現在音樂上。當然這是因為致幻劑可以增強音樂表現力,提升感官間的互通:讓聲音有了顏色、圖案和形狀。但LSD沒法讓人更好地閲讀,或者專心故事情節。所以,也只有在音樂領域,描寫致幻藥的作品,和嗑藥後會享受的作品,才有可能重疊。

1967年,披頭士樂隊跟他們在動畫電影《黃色潛水艇》中的人形立牌合影,這部動畫電影迷幻的視覺風格代表了迷幻時代的最高峰。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圖像加註文字,1967年,披頭士樂隊跟他們在動畫電影《黃色潛水艇》中的人形立牌合影,這部動畫電影迷幻的視覺風格代表了迷幻時代的最高峰。

而真正的超級巨星服用致幻藥也沒有對事業造成任何影響,例如披頭士樂隊、威爾遜(Brian Wilson,美國音樂家)以及平克·弗洛伊德樂隊(Pink Floyd,英國搖滾樂隊)。他們的影響巨大,而且也是不可避免的。今天的音樂人中,很少有人能說自己沒有受到諸如《左輪手槍》(Revolver)等專輯的影響。披頭士樂隊的這張迷幻專輯發行於1966年,在聲音方面取得了巨大飛躍,包括磁帶循環播放、空間感的吉他聲、演唱聲效和音樂速度的變化。《未知的明天》(Tomorrow Never Knows)歌詞出自利裏的《迷幻體驗》(The Psychedelic Experience)一書,歌曲中對聲音的變形今天聽來或許少點新意,但在當時卻是革命性的。

LSD對音樂的實驗性推動可能已經融入了主流流行音樂,但其實並未就此止步,你在當下許多音樂人身上還是能看到它的身影,例如艷唇樂隊(The Flaming Lips)、平克(Ariel Pink,美國歌手)、莫卡辛(Connan Mockasin,新西蘭音樂家)和溫馴的高角羚樂隊(Tame Impala)等。

那其他藝術形式呢?有偉大的LSD戲劇嗎?

「我認為確實沒有,這也是我想寫這部劇的原因之一,」巴特勒說。「但60年代有《毛髮》(Hair)。」這部關於長髮嬉皮士的音樂劇,公開談論了嗑藥(以及裸體),於1968年英國廢除舞台審查制度的第二天在倫敦西區上演,體現了文化的普遍開放和藝術形式實驗的蓬勃發展。

巴特勒創作的新劇《LSD全搞定》探討了致幻藥對文化的影響。

圖像來源,All You Need is LSD

圖像加註文字,巴特勒創作的新劇《LSD全搞定》探討了致幻藥對文化的影響。

「在皇家宮廷和戲劇工作室時代,作家和劇院更加自由,」巴特勒說。「即使你不會想到邦德(Edward Bond,英國劇作家)或品特(Pinter,英國劇作家)之輩會服用LSD,也會想知道一部戲劇是怎麼成型的,觀眾的體驗是什麼,都與主流文化背道而馳。丘吉爾(Caryl Churchill)是一位非常棒的迷幻風格作家。她本人嗑藥嗎?可能不,但她的作品是有迷幻之感的。」

他還指出,上世紀90年代,撲面戲劇(in-your-face theatre,赤裸地展現殘酷的現實)的劇作家,比如凱恩(Sarah Kane)和雷文希爾(Mark Ravenhill)的創造性作品層出不窮。「作品都受到了80年代"愛之夏"運動的影響。那場反抗運動不只體現在故事內容中,也體現在戲劇形式上。」

無限空間

與在戲劇中不同,LSD在視覺藝術中的意像非常清晰。這也與音樂有所重疊:真正經典的迷幻意像出現在唱片套和海報上。畫家克萊爾魏因(Mati Klarwein)為戴維斯的專輯《Bitches Brew》創作的封面,夏普(Martin Sharp)為奶油樂隊(Cream)的專輯《Disraeli Gears》所做的設計,還有一些設計團隊,像是Hipgnosis團隊為平克·弗洛伊德樂隊設計的唱片套,以及The Fool團隊為樂隊不可思議的弦(Incredible String Band)創作的唱片封面,以及為披頭士樂隊《奇幻之旅》(Magical Mystery)巡迴演唱會設計的服裝。威爾遜(Wes Wilson)、莫斯科索(Victor Moscoso)和麥克萊恩(Bonnie MacLean)在舊金山用他們頗具影響力的海報共同塑造了那個時代。

藝術的魅力在於,它既受前人影響,也會影響後人。迷幻流派明顯吸收了新藝術運動(Art Nouveau, 德語名為Jugendstil)的漩渦風格,以及超現實主義更為瘋狂的實驗性藝術。還有什麼比達利(Salvador Dali,西班牙超現實主義畫家)在《記憶的永恆》(The Persistence of Memory)一畫中,讓時間本身融化更具幻覺感呢?你可能認為,致幻劑幫人釋放出來的景象一直都藏在我們的潛意識裏,超現實主義者反正是這麼想的。

巴特勒說,致幻藥在上世紀60年代盛極一時,讓LSD差點成了「自身形像的受害者」。不過,藝術家們還是很喜歡那種幻覺之感,很多人將這種被視為毒品一樣的東西用於創作,表現方式或是心照不宣,或是帶有諷刺意味。

德國藝術家波爾克(Sigmar Polke)體驗過致幻劑後,在上世紀70年代的作品中很媚俗地借用了這個意像,畫了《愛麗絲漫遊仙境》(Alice in Wonderland)裏的紅白色蘑菇和毛毛蟲。路易斯·卡羅(Lewis Carroll)所著的這本童話書對於充滿創造力的成年癮君子來說,確實有著無限的吸引力:從傑菲遜飛船樂隊(Jefferson Airplane)的歌曲《白兔》(White Rabbit),到派珀(Adrian Piper)的愛麗絲電影劇本,甚至是巴特勒的新劇,都反覆在引用它。

草間彌生(Yayoi Kusama)也創作了一個版本的愛麗絲——這位日本藝術家無疑找到了一種讓致幻劑在千禧一代中引起共鳴的方法。讓人犯暈的圓點、無限的空間、漩渦狀的蘑菇和霓虹花朵,她的迷幻風格使她成為最受歡迎的(也就是最適合在Instagram發圖的)在世藝術家之一。

草間彌生經常通過裝置藝術來創造360度全方位的感官體驗,這是高級藝術創作中很常用的一種浸入式處理。還有霍勒(Carsten Holler,德國藝術家)的作品《倒過來的蘑菇屋》(Upside Down Mushroom Room,創作於2000年),天花板上倒掛著超大的旋轉飛蘑菇,以及美國藝術家沙夫(Kenny Scharf)用塗了熒光漆的垃圾製作的《宇宙洞穴》(Cosmic Caverns)。沙夫自1980年代以來一直在製作這件作品,從他裝飾第一個櫥櫃開始,每周就要來一次致幻劑。

霍勒的作品《倒過來的蘑菇屋》創作於2000年,在天花板上掛著蘑菇。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圖像加註文字,霍勒的作品《倒過來的蘑菇屋》創作於2000年,在天花板上掛著蘑菇。

上世紀90年代,「年輕的英國藝術家」(Young British Artists,特指當時英國一批具有創造力的年輕藝術家)掀起的前衛浪潮也體現了致幻劑與藝術創造性(以及盈利性)的融合,另外反主流文化也與消費文化完美結合。赫斯特(Damien Hirst,英國藝術家)用圓點創作的作品就以藥物命名,其中一幅就叫《LSD》,還有作品是在藥櫃裏裝滿了漂亮的藥丸。

逍遙騎士,迷幻試驗

電影製作人長期以來一直在探索電影創造夢幻體驗的潛力。電影的敘事「規則」很快就建立了,都是採用正反打鏡頭(即兩個人面對面時鏡頭對人物進行互相切換)。早在1929年,超現實主義者布努埃爾(Luis Bunuel,西班牙電影人)只是沒用這種敘事方法,就讓觀眾非常不習慣。從那以後,從佐杜洛夫斯基(Alejandro Jodorowsky)到林奇(David Lynch),再到卡拉(Leos Carax),導演們一直在探索電影讓人不安以及扭曲現實的能力。

方達、尼科爾森和霍珀主演的電影《逍遙騎士》講述了一場嗑藥之旅,影片中充斥著毒品。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圖像加註文字,方達、尼科爾森和霍珀主演的電影《逍遙騎士》講述了一場嗑藥之旅,影片中充斥著毒品。

在上世紀60年代迷幻的鼎盛時期,其獨特的視覺風格也在電影中蓬勃發展。同樣,這也經常與音樂有關,許多都是充滿玩味的超現實主義作品,譬如猴子樂隊的音樂電影《頭顱》(Head),以及披頭士樂隊的動畫電影《黃色潛水艇》(Yellow Submarine)。

許多電影都明確地在試圖重現幻覺體驗,比如《迷途》(The Trip,該片在英國被禁)和《精神錯亂》(Psych-Out)。尼科爾森(Jack Nicholson)創作了《迷途》,主演了《神經錯亂》,還與方達(Peter Fonda)和霍珀(Dennis Hopper)出演了《逍遙騎士》(Easy Rider)。這是一部公路電影,講述了一場嗑藥之旅,影片中充斥著毒品,名聲不佳。

明亮的色彩、波動起伏的特效、模糊的失真、跳躍的剪輯攝……影師通過技術手段想讓觀眾大嗨特嗨,但很快就失去了新意。如同藝術和音樂一樣,一些現代導演也在繼續發展迷幻風格。最突出的是諾埃(Gaspar Noé),他稱自己2009年的電影《嗑到荼靡》(Enter the Void)為「迷幻情節劇」(電影大致根據《西藏度亡經》(The Tibetan Book of the Dead)改編,本書也是利裏《迷幻體驗》一書的基礎)。影片快速閃動的燈光和霓虹色彩讓觀眾激動不已,但影評人卻褒貶不一。

他的新作《至高狂歡》(Climax)於今年9月上映,很明顯是取材於一個90年代舞蹈團的真實故事,團員們在嗑了——是的,LSD——之後,集體產生了迷亂的幻覺,這部影片同樣讓觀眾感到眩暈。

少了電影的感官衝擊,文學似乎更難喚起迷幻之感,但如果可以的話,拍成電影效果通常也不錯。湯普森(Hunter S Thompson)所著的《賭城風情畫》(Fear and Loathing in Las Vegas),以及由吉列姆(Terry Gilliam)執導的改編電影已經被奉為經典,粉絲們經常讚揚書和電影凖確地再現了嗑藥體驗(例如那些往牆上爬的地毯圖案)。

湯普森所著的《賭城風情畫》以及1998年由吉列姆(Terry Gilliam,上圖)執導的改編電影已成被奉為經典。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圖像加註文字,湯普森所著的《賭城風情畫》以及1998年由吉列姆(Terry Gilliam,上圖)執導的改編電影已成被奉為經典。

非小說類以及哲學巨著對LSD的描寫比小說要多(比如達斯(Ram Dass)的《活在當下》(Be Here Now)、赫胥黎的《眾妙之門》(The Doors of Perception),以及利裏的許多作品),而沃爾夫(Tom Wolfe)的《刺激酷愛迷幻考驗》(The Electric Kool-Aid Acid Test)則是模糊兩者界限的著名之作。作品講述的是小說家金賽(Ken Kesey)和一群追隨他的人(稱為「快活的惡作劇者」,Merry Prankster)穿越美國,一路大量使用LSD的故事。它屬於「新新聞」報道類型,極具影響力,令人們對於如何更好地講述真相改變了看法。

這就是LSD如何影響了文化:為了傳達新的體驗,經常需要新的表現形式,新形式反過來又改變了文化,即使是從未接觸過LSD的人也會受到影響。

巴特勒說:「有時候LSD的影響很明顯,有時候則是對文化造成的連鎖反應。」把致幻劑簡單地看成是一堆旋渦可能很容易,但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仍然可以感受到它產生的漣漪。

請訪問 BBC Culture閲讀 英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