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社區設計」,一般人可能會以為這是專業的設計師做的事,是一門很難接近的專業領域,其實不然,近幾年社區設計的參與對象多元,尤其社區強調的是一個以使用者為主體的場域,人人都可以是自己社區的設計師。

目前台灣社區設計的案例仍以專業團隊進場主導居多,但更重要的是專業團隊退場後的社區,究竟長出什麼能量和能力。不管是公部門或專家在進駐時,除了指導,也扮演著培力的角色,應讓民眾理解公共參與的重要,引導以設計的思維,創造出以人為本,符應自身需需求的社區設計,讓本來對社區設計一無所知的人,能以更親民的管道參與其中。

社區設計的參與對象在持續擴大中,根據文化部「社區營造三期及村落文化發展計畫」 (105-110年),增加計畫參與對象類別,鼓勵退休人士及新住民參與計畫提案,此舉不僅反映了社會在目前發展階段中,正面對的高齡化與新住民議題,同時也期望能打破社區工作同溫層,促進擴大參與,為社區工作帶來更豐富多元的發展。

望見書間

移工和新住民在望見書間找回故鄉的氣息,也在這個空間與他人產生連結(照片來源:望見書間)

親民的學苑 不具專科背景也能從事社區設計

參與社區工作,最應當避免閉門造車。文化部文化資源司專委連丁幼從事社區營造已超過15年,她表示,最關鍵的第一步就是把問題拋出來,讓不特定的多數人知悉並得以參與,有時候透過跨域連結與其他人交流,能夠獲得意想不到的解決方案。然而,也有些人對社區議題充滿熱情與想法,卻不見得能夠清楚對焦,台北市都更處經營科科長胡如君指出,撰寫企畫案和實際進入行動場域是不一樣的兩件事,例如:有人可能在構思計畫時認為全台北市的老人都適合被納入計畫目標對象,一旦進入行動階段便發現,原先的想法範圍太廣泛,導致操作上有困難。

如果對於社區議題有很棒的想法,就值得被化為實際行動,具體落實。因此台北市都更處成立「台北市都市再生學苑」,區別過去社區規劃師培訓計畫中較強烈的專業身份色彩,都市再生學苑歡迎所有關心社區議題,或對社區工作有興趣的民眾,即使本身不具備專業學科背景,也能從零開始打造基礎。從最簡單的概念認識,建立對公共議題的認知,跟著指導老師一起打開感官,進行社區觀察,學習運用網絡關係盤點社區資源及尋找夥伴,最後進入社區實習基地,親自操作實驗行動。

都市再生行動

2021都市再生行動育成實驗,甄選團隊的第一場設計思考培訓課程(照片來源:台北社造咖)

尋求專人支援:目標具體化、設計行動策略

胡如君以台北市內湖區金龍里為例,當初前來都更處提案的是金龍里里長,里長本身是一位有社運經驗的文史工作者,他和當地的社區組織都非常關心在地文史。金龍里區域內有一條金龍路,早年是一條灌溉溝渠,1982年改建為道路後,原先的自然文化景觀皆被水泥建物所取代,由於不想讓此處的文化價值隨著開發的腳步被埋沒,里長最初向都更處提案時表示,他想讓大家都知道這段在地的歷史,然而若以落實行動的角度來看,服務對象若設定為「大家」,則較無法擬定聚焦的行動策略。

後來在都更處協助輔導下,里長和其團隊定位出主要想對話的目標對象,以探訪當地耆老作為行動的第一步。更結合了遊戲設計工作者,共同設計出牌卡,用遊戲的方式與耆老互動,讓耆老能自然地述說記憶中金龍里的故事。2020年,里長帶領他的團隊不斷進行行動實驗,也一再深化其理念,至今舉辦多場在地文史工作坊,未來預計與在地國小師生合作,繪出「金龍上渠圖」,懸掛於金龍路上,讓更多人能夠看見這幅社區文化地圖,加強居民對自身社區的認同感及凝聚力。

金龍里

金龍里耆老手繪故事(照片來源:金龍里森呼吸)

跳脫框架用心傾聽社區 找出第N+1種可能

另一則有趣的案例是位於台北市大安區古風里,參與的是一組社區營造團隊,他們想推廣社區循環經濟理念,然而他們並非社區組成的一份子,環保理念也不是容易使人產生高度興趣的議題,如果依循過去在社區舉辦工作坊或召集活動,成效可能並不高。

團隊突發奇想,將街道轉角處一間鐵皮屋小倉庫設置成工具分享站,每週固定時間自行帶著修繕工具前往,在倉庫內維修各式家電器具,漸漸地有當地居民因為好奇心而走進這裡,甚至會帶著自家器具前來詢問修繕。社區內的修繕達人也帶著工具加入,待在這裡專心做著自己喜歡的事。這間白色的鐵皮屋倉庫成為了當地社區的情報交換站與互助站,原先冷清的工具牆也被當地居民以自家提供的工具填滿,形成了大安區裡另一種難得一見的景象。除了語言和文字,有時候行動更是向社區居民傳達理念的最好方式。

以閒置日式舊房舍活化改造而成的古風小白屋,是古風里的情報交換站與互助站(照片來源:古風小白屋)

胡如君進一步說明,讓擁有概念與理念的「議題社群」與當地的「地緣社群」(如當地社區發展協會)合作進行社區工作,對公部門來說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議題社群能為地緣社群帶來新的視角與創意,而地緣社群則相對能提供議題社群,實務上所需的人力或空間等資源。根據她的觀察,這樣的現象在台北最容易出現,因為人口流動性高,許多事物和資訊在都會區裡匯集,同時由於此處具備高度的包容性,能夠接納新創想法,因此造就了這番奇特的都市現象。

連丁幼認為,因應社區工作組織不同的發展階段及社區需求,應當推動採用不同的行動策略。例如:對於剛起步的組織而言,若人力與經費資源上不充足,或居民對於社區議題還不具充分的認識,那麼透過舉辦活動(如:讀書會、工作坊、踏查等)吸引居民的關注,創造認識社區及發現問題的契機有其必要。然而,進入進階發展階段的組織,公部門會期待以更積極的行動去進一步改善社區問題,或建立工作機制,累積未來所需要的資源,也讓更多居民得以持續參與、關心公共議題。

歡迎新住民參與社區設計提案

在台灣的新住民人口愈來愈多,連丁幼表示,這是社會的新課題,因此文化部成立專案實驗輔導團隊,主動關心新住民的需求,也收集他們對社區生活的想法,進一步協助新住民相關的團體了解政策方向、提案執行方式,鼓勵新住民參與社區工作自主提案。

透過「台北火車站移工特展」的設計,讓更多台灣人看見不同層次的移民文化,創造彼此看見的機會(照片來源:one-forty)

以嘉義一處漁村為例,因青年人口嚴重外移,漁村裡幾乎只留下老年人、新住民婦女及小孩,為解決漁村沒落及經濟問題,在當地社區組織理事長的帶領下,將漁村裡的新住民串連起來,依據每戶的專業進行分工,有人養魚,有人製作虱目魚丸,有人處理包裝,有人負責記錄,讓漁村重新被社會看見。當輔導專案結束後,該地的產品依然可以藉由原先架設好的網路通路持續宣傳、販售,不僅解決了社區問題,也達成永續性的發展目標。

另外,位於桃園的「望見書間」,則是全台第一家東南亞主題書店,創辦人林周熙發現遠離家鄉的移工,在台灣難以取得與家鄉有關的資訊和書籍,因此運用書店空間發起換書、捐書活動,提供一個「友善客廳」。在這樣的過程中,文化部扮演培力角色,讓新住民從被動轉為主動,積極推動更多事情。

台北火車站移工特展

移工在「台北火車站移工特展」大廳的留言牆上貼上自己的夢想(照片來源:one-forty)

鼓勵新住民自主提案的同時,可能也會面臨新住民文化與在地文化媒合的困難。連丁幼舉移工聚集台北火車站大廳席地而坐的事件為例,她認為衝突的最大根源來自於文化上的不理解。雖然過往她曾嘗試請託一些新住民團體運用台北車站大廳空間舉辦一些積極性的活動,但沒有成功,所幸文化部在前幾年一項「設計驅動跨域整合創新計畫」中,針對參與計劃的移工進行專長培力,例如:透過攝影或繪畫的方式紀錄移工在台生活,2020年在台北車站大廳舉辦移工特展,讓國人看見移工不同層次的展現。

連丁幼希望這樣的活動可以延續發展,建立更多樣的互動機制,而不只是代表績效的單次活動而已。創造彼此「看見」的機會,促進不同文化的交流及互相理解,也讓移工在這個過程中提升自我價值感,連丁幼認為這是所有人需要長期推動的理想和目標。

指導顧問:吳俊毅

責任編輯:胡善慧、吳素華

採訪撰文:黃馨君

專題企畫:吳欣芳

延伸閱讀:

《社區力X設計力X連結力 三力合一的社區設計解套疑難雜症》
《山莊捍衛文資、小城打造生態家園 用設計寫在地的故事》


▸▸捐款支持▸▸

☛|社區記者培力計劃|☛

☛|「芥助網」社區工作服務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