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 請您駐足  泊 讓心靠岸  棧 有一條路 是閱讀  是知性  是愛是暖    在關懷與承擔之間  伸出手

被時間描深的輪廓

May 2022 122期
文 / 張晏菁

記得是在「故事貿易公司」的粉專,注意到「張西」,書寫的文字像是燉煮後的濃湯,剛剛好的溫度,飽滿豐富。23歲出書旋即登上排行版,至今第八本書,人氣依舊,暢銷依舊。同一版本兩種外觀,橘、藍書封構成鏡像,繫連當中斑駁的紋路,狂熱與冷靜的隱喻呼應內容,堆疊成一條時間的軸線,鋪排張西成長的光譜。

《大概是時間在煮我吧》的書名特別,章節也很特別──輯一:說出來我才會擁有形狀;輯二:如果你也和我一樣喜歡貓;輯三:跟你分享一片我剛烤好的餅乾。寫到「栗子蛋糕」、「北風和太陽的不同」,還有「張惠妹的演唱會小記」,諸如 :〈關於疏離〉、〈註定〉、〈微痛的〉,〈傷口結的果〉、〈慈悲〉、〈各自安好〉的詩與短文,看似無關散落,拾起後卻是一串晶瑩剔透,是關於女孩的成長絮語,生活獨白的總和。

寫出自己的形狀

如果說長大是一個動態過程,做自己就是其中最主要的關鍵詞,所有人都想,卻只有極少數能達標,因為我們都是一邊發抖,一邊長成大人;還好時間從來沒有放過你我,時不時催促著回來做些什麼,好讓我們用最擅長的方式,看見真實的自己。

時間給了我們什麼?「時間的饋贈──能活得仍有點尖銳但安心,是因為活得有感情。」生活是什麼?「就算有些東西重得挪不動,還好也不是每一件事情過去了就要放下,那些沒有放下的,就變成了生活。」活著是為了什麼?「活得越趨清楚不是為了證明,而是能夠分辨什麼是自己的真實、什麼是別人的真實。」張西說。

相對的,要看清什麼是真實,必須坦誠面對生活中的虛偽、矛盾、痛點、殘忍、尖銳的赤裸裸,有時是對自己,有時是對別人。對於矛盾,張西提出:「什麼都想要的時候,人就會變得矛盾。」、「矛盾說該說的話和想說的話,都會呈現我的粗糙,但可能,還是要說出來,我才會擁有形狀。」因此,「唯一能確定的事情是,我還能寫下我不確定的事。這是匆忙的人生裡,最能夠安放自己的方式。」

一個作家最讓人羨慕的,是能用敘事寫出所有想說的話,用筆下的虛實構築一面面看待世界的稜鏡,引導讀者進入作者的視角,開啟對自己的回望與反思,進而達到療癒的功能。

愛情該有的樣子

成長的過程不可少的滋味一定有愛情,書中許多篇章反芻著情感,一次又一次訴說著愛情的模樣。有時書寫從回憶開始,熱戀的甜蜜,近情情怯的羞澀,或是分手後的淡然。有時又是坦誠的近乎卑微的說出:「我是蕨類,你是變色龍。你有遠方,我只有你。」

有時冷靜的剖析內心深處,「開始喜歡去看斑駁殘忍的那些,被辜負的地方,也有我的醜陋,不是從那裡長出來的,而是發生的事情,變成探照燈,讓赤裸的我顯現。雖然我沒有在第一時間承認。」

和朋友討論感情發展的面向,坦然的說出:「愛有時候是有限的──錯過的人,是生活中溢出的部分,無從收斂。」從別人的故事中看見裂痕,面對友人灰暗的感情態度,則扮演智者的角色,傾聽後提出建議,認為看待愛情的方式要能分辨,不是全盤排拒,不要去看他人受傷的結果,而是要看向前方,自己想要的愛情樣貌,不要讓經驗成為絆腳石,重要的是親身體驗過──「既然要被吸進去,就一定要帶上一點類似抗辯的努力才可以啊。至少是親自試過,才會願意這麼說出口──這就是我所認識愛情的模樣。」

之所以成為感情中的智者,書中的「學姊」一定是正向樣本,因為張西說不論是出書、搬家、談戀愛、失戀、曖昧無果,工作困難,生活瓶項,都有著學姊的陪伴。學姊的故事和感情觀占了幾個篇幅,夾雜著認同與羨慕,也讓張西體會到伴侶關係維持長久的祕訣,不外是欣賞與珍惜。

覺得以前愛很輕,現在愛很重,是經過一遍又一遍梳理而來,愛情該有的藍圖,必須是伴侶一起相互完成,包括生活態度,生活習慣,還有職涯規劃,知道自己需要什麼,能給對方什麼,又不忘失各自的獨立,總結來說,「一顆心的柔軟度與價值觀是否契合對我來說,已經變得一樣重要。」張西如是說。

用時間說故事

排行老大,自小就會講故事給三個妹妹聽。18歲那一年,張西的父母在不斷的衝突過後協議離婚,自認獲得父母完整的愛,所以在他們分開後,並沒有太多傷害,「只是因為曾經作為彼此的斷裂,我們都已經在沒有對方的世界裡各自癒合。」張西說。即使與家人的關係回不到原來的樣貌,在構築人生的旅程中,那些並不是分歧,而是各自獨立,各自安好。

「其實人活著就是將靈魂剪開,去承裝痛覺的過程。當然,也會承裝其他美好的詞彙。」痛是有記憶的,撕裂痛點,安慰自己都承受過來了,「生命如難收的覆水,從一個角落延伸、流淌,走過的地方,有些積出水窪,而有些就這麼蒸發了,在陽光燦爛的日子裡。」張西在時間的框架裡訴說對生命的透徹,而她更想化成一縷白煙,輕易逃出它的掌握。

輕飄飄的白煙是自由的,「以前覺得『我只是想要把生活過好』,現在仍是,可是如此短暫的一刻,要如何綿延成漫長的一生,是從前想不到的艱難,在這一路上,越想要自由,就必須負擔得越多。」張西說。於是藉由文字反覆提問,時而思辯,時而碰撞,述說著女孩的成長心事,人際關係,夢境,以及不忘初衷只想好好說故事。

四月初的飛機,將要帶著作者前往下一個旅程,到英國研讀文學創作,在真實人生中繼續努力。張西說:「一個作者最富有的地方,在於他和一個普通人一模一樣。謝謝時間把我煮成一個仍會徬徨害怕、仍有所憾恨和幸福的普通人。」期待看見創作羽翼被滋養的張西,持續在生活的隙罅中,說著一個又一個從「我」到「你」的故事。

✩書名:《大概是時間在煮我吧》

✩作者:張西

✩出版社:三采文化

✩日期:2022年2月

作者簡介

張晏菁

文字深耕者,任教於嘉義大學中文系。

在流金歲月裡勇悍前行,從字裡行間積聚人生的風景。

你也會喜歡

訂閱停泊棧發刊新訊

請輸入您的Email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