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浪潮帶動綠領職缺 環境部預計12月中發布綠領白皮書

環境部長彭啓明今天與清華大學校長高為元簽署合作備忘錄,盼加強公部門的永續治理培訓增能。(記者陳嘉怡攝)
〔記者陳嘉怡/台北報導〕全球淨零浪潮風起雲湧,帶動綠領及永續相關工作需求。環境部今(19)日清華大學共同簽署合作合作備忘錄,盼加強公部門的永續治培訓增能。環境部長彭啓明表示,國內目前約有2萬多個綠領工作職缺,與過去相比成長很多,12月中將發布綠領白皮書,盼協助產官學了解綠領工作趨勢。
彭啓明表示,氣候變遷必須長期深入學習,尤其是政府推動永續長聯盟後,公務人員也需要增進永續治理的培訓增能。此次透過環境部與清大簽署合作備忘錄,可增進產官學合作,由清大設計提供永續相關課程供政府部門人員參與。而環境部也會參與教育部的青年圓夢計畫,透過與大學合作讓年輕學子到國外參與氣候環境議題,培育下一代氣候外交人才,12月中旬會對外宣布細節。
彭啓明也提到,環境部12月中也將發布綠領白皮書,揭示和人力銀行合作透過大數據分析綠色工作成長的相關調查,包括發現目前約有2萬多個綠領工作職缺,與過去相比成長很多,但也發現有學用落差現象;另外淨零轉型過程中會增加工作機會,也會減少工作機會,也希望藉由綠領調查了解哪些行業容易受淨零衝擊而失業,並預先輔導勞工轉型。
清大校長高為元表示,全球碳交易市場,帶動產業鏈上下游都需要把碳交易當作發展策略,讓相關人才培育成為重要工作。清大是台灣第一所建立永續長機制的大學,並成立永續學院,是國內大學中第一所整合科技、管理及法規等跨域研究的學院,希望透過與環境部合作培育更多具全球事業的永續專業人才。
清大永續學院副院長范建得目前在亞賽拜然參與COP29,他透過影片說明,課程將分成兩大類,首先是「永續專業培訓課程」將包括短期培訓、在職碩士學分班、在職碩士學位學程及終身學習護照等課程;在「全球碳定價外交框架」部分,則借鑑歐盟經驗,開設專業研習工作坊、國際合作研習班及實作參與等。另外未來課程可以與公務人員終身學習時數。